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专题活动
为进一步营造学校办好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学生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9月22日上午,贵州师范学院学生工作部组织全体专兼职辅导员于大学生事务服务中心成长驿站内开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专题活动。
学工部部长刘红玲认为,学校办好思政课必须回答好“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大意义、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如何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如何加强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领导”这四个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以高远的历史站位、深邃的战略眼光,深刻阐述了学校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明确要求,为推进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必将坚定广大教师把思政课越办越好的信心和决心。
数学与大数据学院组织员谭丽琼:关于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在学校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对思政教师的六个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最后强调思政课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通过思政教师、辅导员,更是各级各类党委,书记,还有家庭参与到思政当中。在座谈会现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战略很高,提出的内容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高度,从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的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结合党长期以来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宝贵经验,系统地阐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地位。同时对如何理解思政课战略地位,对思政教师应有的素养和情怀,思政教学应如何进行,如何加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引导都做出了明确的指标。在这里我希望思政教师,思政教育工作者,辅导员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
美术与设计学院基层党委副书记赵玉: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人的成长、成熟、成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未来30年,当代青年要承担起完成“两个一百年”的伟业,而思政课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重要保障。
育人先育己,正人先正己。办好思政课关键在于教师,思政课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信仰,做到课上课下言行一致;要不断磨炼自身,讲信仰,讲情怀,讲自律,讲人格。我们要让思政课成为有温度的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要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创新,让思政课有味道、有情怀、接地气、受学生欢迎,从思想价值引领到激发学生真懂、真信、真做是我们必须长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校级辅导员工作室主持人吴光梅:学习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青少年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我们辅导员队伍做的就是这样的一件事情。思考了一下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日常思想教育做一个理论基础,日常思想教育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延伸,把思想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是加强思想理论的思考。第二,教师队伍是要打造专职教师队伍为主,主兼结合,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辅导员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建设中去。因此,辅导员成为思政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为辅导员搭建一个平台,让思政工作更好的开展,教会我们学生树立正确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让他们为成为民族时代新人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辅导员司云云: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分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核心课程、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的关键课程。在“船到中流浪更急 、人到半山路更陡”“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的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站稳立场、提高站位,振奋精神、精准发力,研究政治、学术、教育教育教学规律,彰显习近平总书记新思想的魅力。
校易班发展中心指导教师官鹏飞: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通过易班网络展馆加强学生思政教育就是开展理论大学习,将学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既锻炼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又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更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进一步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必须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重要地位。贵州省高校始终把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任务,充分发挥高校思政教育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和培育青年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生物科学学院专职辅导员王溯: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兴则国家兴。大学阶段,是青年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其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如果阳光水分跟不上,就会耽误一季庄稼。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辅导员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音乐与舞蹈学院兼职班主任涂仁明:思政课在我看来是大学里不可缺少的一门必修课。
首先,大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成才的高地,也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要阵地,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才足以使学生进行成长,让他们的未来更加美好。
其次,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可不是一个象牙之塔,也不是一个桃花源。在这期间,辅导员和授课教师的责任重大,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也要加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
最后,借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一段话进行总结:“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图文:官鹏飞 审核:刘红玲

2019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学工部部长刘红玲

数学与大数据学院组织员谭丽琼

美术与设计学院基层党委副书记赵玉

校级辅导员工作室主持人吴光梅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辅导员司云云

校易班发展中心指导教师官鹏飞

生物科学学院专职辅导员王溯

音乐与舞蹈学院兼职班主任涂仁明